校准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计量校准该定义的含义是:
⒈在规定的条件下,用一个可参考的标准,对包括参考物质在内的测量器具的特性赋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
⒉将测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校准链,将其溯源到标准所复现的量值。
计量校准的目的是:
⒈确定示值误差,并可确定是否在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
⒉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可调整测量器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
⒊给任何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给参考物质特性赋值
⒋确保测量器给出的量值准确,实现溯源性。
计量校准的依据是计量校准规范或仪器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校准的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也可用仪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校准结果。
⒌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一个确定的过程,用来确定已知输入值和输出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预定义过程的执行。
计量校准
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在规定条件下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定度,第二步则是用此信息确定从示值与所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
注:
1.校准可以用综述、校准函数、校准图、校准曲线或校准表格的形式表示。某些情况下,它可以包括对具有测量不确定度的示值的修正,加修正值或乘修正因子。
2.校准不应与测量系统的调整及常错误称作的“自校准”相混淆,也不要与检定相混淆。
3.通常,只把上述定义中的第一步认为是计量校准。
仪器校准周期
A定期仪器校验:依规定日程表实施仪器校正,又分内校、计量外校、免校
内校
即利用校正室主规或转移标准器,仪器校正各单位使用的量规、仪器校准;利用追溯的标准件,对实验室内仪器或标准件自行计量校正;
外校
即主规或精度高的量规、仪器送有校正能力的机关代为校正;将标准件送上一级实验室校正,即追溯
免校
无需仪器校验
B不定期仪器校验:产品在制程中或成品转运时发生变异,或对使用的量规发生怀疑,或发生量规进度受损或跌落情形,应即通知量规、仪器管理单位或管理人员校验。此外新购的量规、仪器在验收时即校验。
C强制计量检定: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4个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院观点、仪器检测院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院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院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院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34463595@qq、com或电话13829138856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明、一经查实、经本院核实后立即删除、维护您的验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