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校准周期,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并对校准周期进行动态管理,以达到风险和费用的折中。
1)测量器具的类型;
2)制造商的建议;
3)测量器具的使用场合(包括测量质量特性重要与否以及后果严重与否);
4)测量器具的失准情况,周期校准的合格率;
5)测量器具使用的频次和磨损趋势(现场操作用和监督用量具的频次明显不同);
6)仪器校准成本;
7)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 、 振动 等);
8)所寻求的测量准确度。在确定校准周期时,校准费用不可忽视,因为校准费用也是一种制约因素。在制定校准周期时,应对以下两个基本的和相对立的原则进行权衡。
9)使用不合格测量器具的风险尽可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