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校准中常见的多齿分度台(以下简称多齿台)齿数有360、720、391、552以及1440齿等。一般多齿台的下齿盘固定在基础上,被测件固定在上齿盘上并借助升降机构和下齿盘脱开后可旋转到需要测量的角度(其角度的标称值必须是两相邻端面齿角度值得整倍数),然后再次与下齿盘结合,借助自准直仪读数进行角度测量。
仪器校正多齿台的分度准确度并不取决于某个齿形的加工精度,由于每次结合时所有齿度接触,因而,多齿台能获得较高的分度准确度,这便是多齿结合平均效应的特点。由于多齿台能获得很高的准确度,目前我国平面角的基准也采用多齿分度原理。多齿台作为角度计量标准用于检定多面棱体、光学、数显分度台(头)等;391是17和23的乘积,552是23和24的乘积,17和23都是质数,利用非整度数的多齿台,通常可以检测分度计量器具的中周期误差、短周期误差和细分误差。在高精度的机械加工中多齿台也可以作为分度装置用于机械加工。
仪器效验由于受齿盘直径和加工的限制,多齿台的齿数不可能很多,对于360齿的多齿台每转过1个齿相当于旋转1°,多齿分度台作为测量装置只能测量与其齿数整倍数的角度,这便是多齿台的局限性。现也有带有细分机构的多齿台,如利用正弦原理,采用激光干涉的方法对1个齿内的角度采用小角度测量的方法,可以作圆周内任意角度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