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在电梯产量、电梯保有量、电梯增长率方面均很高,电梯运行发生的故障也与日俱增。建立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将使得电梯救援处置与监管、电梯检测、维保、服务等应用融合,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电梯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按需维保制度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更利于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可是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方面:
1.合理确定维保次数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维保的目的是保证电梯的安全状态,合理的维保次数是前提。电梯的使用环境、使用负荷、使用次数等信息的采集源自于使用单位,维保人员对使用单位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才能确定合理的维保次数。在明确生产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后,应由维保人员和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共同来确定维保次数。次数过疏,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次数过频,浪费人力、物力。
2.按需维保模式,对维保人员和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维保单位正确履行职责的同时,只有维保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电梯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保证维保的频次合理。同时要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从业人员需有符合职位要求的专业技术,还应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维保人员应该非常熟悉电梯的维修保养要求,再结合电梯的使用状况,站在“安全为先”的角度,才能做好按需维保的工作。如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对电梯安全常识和基本状况掌握不足,就无法监督好维保质量。
3.安全检查人员和质检人员在面对灵活的维保周期时,应该抓住重点。结合电梯的运行次数、运行时间、载荷的分布、故障的次数等数据来分析。按需维保也应对Z长的维保周期有明确限制,短周期也应该符合工作实际。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仪器计量校准机构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机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机构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机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34463595 qq.com或电话13829138856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明、一经查实、经本机构核实后立即删除、维护您的应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