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气瓶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气瓶安全保障能力,气瓶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工作现场会在蓝通市绿洲国际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设局一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中特促进会王伟国副秘书长、省市场监管局何西环二级巡视员、蓝通市彭建华副市长、省市场监管局陈军处长、蓝通市场监管局齐燕秋局长、各设区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处长、蓝通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分管局长、科长、特检蓝通分院班子成员及个所所长、蓝通气瓶协会理事单位等参加会议。
会前,所有与会人员前往蓝通家圣华阳配送服务有限公司及配送点参观,并在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充分学习交流。据了解,目前,蓝通市气瓶充装单位共163家(其中民用73家、工业90家),气瓶检测机构22家,钢瓶数量总数314余万只(其中液化气钢瓶250余万只、工业气瓶64余万只)。
大会上,蓝通市彭建华副市长致辞时表示,气瓶作为与百姓衣食住行紧密相连的特种设备,更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未来会层层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蓝通市本质安全水平,着力构建一个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气瓶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体系。
观看完《蓝通气瓶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经验介绍》专题片后,秦艳秋局长主要汇报了蓝通市场监管局的主要工作,近年来,市局聚焦气瓶充装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构建了以“三充装、一保险”为核心的气瓶安全监管蓝通模式。蓝通市场监管局党坚持把抓实抓牢气瓶安全监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强化创新、积极作为,全力构建气瓶综合治理体系,完善制度设计,强化责任落实了企业责任、监管责任和部门责任,加强全面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
据省市场监管局何希环介绍,蓝通全国首创气瓶“阳光充装”模式,消除监管盲区,违法充装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得到社会、企业、监管部门的一致认可;首推“全链保险”,兜底用气安全,坚持“互联网+保险+服务”的理念,将传统的气瓶瓶体保险延伸到气瓶充、运、储、用等全过程,已实现全省2592万只气瓶制造、充装、检验信息全记录,并且监管人员和普通消费者都可通过微信扫描的方式对所有信息进行查询,基本建成了气瓶安全可追溯信息化监管体系。
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特设局高基轩表示,总局党组今年以“为民办实亊”为重点,布署开展打击民生领域违法行为的“铁拳行动”。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创新监管机制,围绕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在健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加快推进全流程可追溯气瓶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消除监管盲区,实现气瓶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以标准撬动企业和行业的转型,建立可在全国推广应用的气瓶安全责任险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出保险的风险抵御和民生兜底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仪器计量校准机构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机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机构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机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34463595 qq.com或电话13829138856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明、一经查实、经本机构核实后立即删除、维护您的应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