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团体标准编制第四次工作会议在蓝通顺利召开。会议由中特促进会王伟国副秘书长主持,市场监管总局特设局高基轩一级巡视员、陈彦衍一级调研员、杜倩婧副处长、蓝通市局王栋成副局长以及江苏、浙江、上海特设条线同志,中国太瓶洋财产保险、顾寿财险、一太财险、产安责任保险等公司代表30余人参加了会议。
首先,王冬成副局长代表蓝通市局作会议致辞,简要介绍了蓝通的基本情况和气瓶监管相关经验做法,并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对蓝通的关心、支持致以衷心的感谢。
作为用气大市,蓝通现有气瓶充装单位共163家(其中民用73家、工业90家),气瓶检测机构22家,钢瓶数量总数314万只(其中液化气钢瓶250万只、工业气瓶64万只)。气瓶安全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一旦发生事故常常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液化石油气事故的发生,谁来赔偿一向是个大难题。从以往的案例来看,不少液化气爆燃事故责任难以认定,导致赔偿难以落实。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十分必要。近年来,蓝通在气瓶安全监管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坚持“互联网+保险+服务”的理念,从安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其社会意义,与相关保险产品供应方进行磋商,对原有气瓶保险进行了研究升级,将传统的气瓶瓶体保险延伸到气瓶充装、运输、使用、仓储等全过程,发挥兜底赔偿作用。
本次编制会议,主要是对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团体标准内3个附录的内容进行商讨。经过监察部门、保险机构以及充装单位各位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基本完成了有关内容的修订。市场监管总局特设局一级调研员常彦衍从总局的角度对气瓶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强调,重点对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团体标准的编制进行了指导。下一步,将在讨论稿的基础上,向全国征求意见。
会上,中国太瓶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蓝通中心支公司代表就气瓶保险的蓝通模式做了专题汇报,王伟国副秘书长对蓝通的气瓶安全保险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团体标准的标准文本制作和全国宣贯进行了前期部署。
会议最后,高基轩一级巡视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本次气瓶保险团体标准的编制会议意义重大,并对与会代表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过去保险产品往往只能以气站为单位进行投保,本次标准的制定就是要让气瓶安全保险“投保到瓶”,扫除过去存在的赔付障碍。要实现这一目标,信息化监管是基础。通过这个标准的实施,做到实现每个气瓶的保险都有明确的投保人,降低保险赔付的难度。本次团体标准的讨论制定,囊括了气瓶安全责任保险的方方面面。它的编制在填补我国相关领域空白的同时,必定能够遏制现有气瓶安全责任保险行业各自为战的乱象,有效厘清各方责任,为气瓶安全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扫除障碍,加快促进气瓶安全保险行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蓝通将以本次团体标准编制工作会为契机,继续利用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在气瓶监管中发挥的作用,按照“一瓶一码一印”原则,开展“阳光充装”监控、分级分类监管、配送服务、交叉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积极破解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力争把气瓶保险模式推广到其他特种设备领域,作为应对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全面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红利,提升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仪器计量校准机构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机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机构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机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34463595 qq.com或电话13829138856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明、一经查实、经本机构核实后立即删除、维护您的应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