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官网
广州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综合性质检机构之一。中心现有博士12人;高级职称120人,其中正高职称16人;拥有主要仪器设备6,400余台套,原值4.3亿元。业务范围涉及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化工产品、轻工包装产品、建材消防产品、轻工机电产品等领域。重点项目的检测能力已具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已通过认证认可的参数49,000多个,涉及标准9,000多个,重点项目的计量检测能力已具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中心共设有化妆品、包装产品、高分子工程材料及制品等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 婴童、鞋、钟表、日化、肥料、计算机及网络、家用及类似用途电源、消防产品等8类产品省级检验站;食品接触材料检验、阻燃及耐火、化妆品安全与功效检验、高分子材料质量安全等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1个国家级审查部,11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个检测平台以及广东省、广州市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17年中心被认定为“高新技术机构”。
一、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中心党委在上级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抓党建、赢人心、促业务、谋发展。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保证单位经济效益稳中有升、综合实力稳中有增、职工生活稳中有涨。技术机构改革后,中心主体业务被划转,业务发展陷入了困境,但全院上下团结一心,集思广益,开源节流、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 2017、2018、2019连续三年业务增长20%以上。
一是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领导一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立了完善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指导,严肃监督检查。
二是深入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十八大以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院OA开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栏,通过院外网、微信公众号、楼宇宣传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专题学习,开展分组讨论,谈心得、谈体会、谈落实打算。各党支部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推动主题教育有序进行,取得实效。
三是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反腐倡廉建设新思路新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与目标考核、领导班子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结合起来,细化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清单,切实把落实“两个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工作、队伍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推进、同考核。
二、服务政府、社会、民生情况
近年来,中心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50项,其中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4项,获各类奖励共64项,其中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9项,获国家总局奖6项;完成各级标准的制修订443项,其中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147项;拥有有效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2013年获批广州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2017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机构”;2019年获批国家化妆品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心还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号召,与澳门质量检测所建立了防火产品的合作;完成了与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的化妆品综合监管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联合申报工作;正在利用10米电波暗室等技术能力,按计划推进与香港质检机构合作。下一步,中心的食品风险动态预警中心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和框架下,充分发挥自身在行业的影响力和技术优势,积极推进与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检测、标准制修订、科研课题和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心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三、反应迅速
为了适应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发挥技术机构的作用,及时为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为有关生产单位提供快捷准确的检验结果,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科学应对、及时控制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广州质检院制定了突发质量应急响应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四、未来发展展望
一直以来,中心秉承“服务第一、效益第二”的理念,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检验机构。中心将不断探索以国检中心为依托,向社会开放检验资源,面向产业,开放联合,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模式,更好的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服务。在六十多年的积淀的基础上,中心将继续紧紧围绕“质量”这一主题,抓紧“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性机遇,结合质量检验行业的特点,致力于检验检测认证国际平台的建设,努力为“中国质造”提供“国际通行证”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仪器计量校准机构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机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机构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机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34463595@qq、com或电话13829138856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明、一经查实、经本机构核实后立即删除、维护您的验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