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仪器检定证书
根据RB/T 214 第4.4.3 条款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有计划地实施仪器检定或计量校准。
经过计量机构仪器检定或计量校准后得到的证书,需要检验检测机构对其进行进行准确有效地确认(简称为证书确认),是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通过正确实施证书确认,可以有效提高检验检测机构设备的管理水平,降低检验工作风险,证书确认的结论,直接决定设备能否投入检验检测活动,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旦确认仪器出现了问题,应立即停止所涉及实验项目的检测活动,必要时,追回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及报告。
那么如何正确且有效地进行证书确认呢?我们来谈一谈。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检定和校准都是确保仪器设备性能准确有效的溯源方式的其中一种,其中,检定证书只有法定计量机构才可以出具,且检定证书都会给出判定结论合格或者不合格,校准证书一般情况不会给出判定结论,其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里不做过多解释。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检定证书还是校准证书,检验检测机构都需要对其进行确认,原因是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验参数,确认检定或校准的结论是否满足实验的具体要求,这一点我相信小伙伴们很好理解。
在对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之前,我们提前做好计量机构资质审查工作,确认其是否有能力有资质对本公司所涉猎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避免后期工作的麻烦。在这说一点,检定还是校准需要根据《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确定,有想了解的可以查询一下(关注最新版)。
接下来,我们具体谈一谈获得证书后,如何进行证书确认:
1、确认签字与印章:三人(检定/校准人,复核/核验人,批准/签发人)签名是否齐全,两章(CNAS章,检定专用章/校准专用章)是否齐全;
2、确认信息准确性:包括公司名称、地址、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计量机构信息等是否与实际相符。
3、确认计量有效性:包括证书编号、计量日期、有效期至(校准证书可无)、依据标准、标准要求、标准器的检定证书号及有效期、环境条件、校准/检测地点等是否符合计量要求。
4、确认检定/校准结果:包括检定/校准项目、结果,必要时,还需要确认不确定度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检定证书是不给不确定度的,校准证书应该给出不确定度)。在做结果确认时,需结合检验检测机构对应仪器设备所涉及的具体实验项目进行,若涉及多个实验项目,应按照最严格的实验项目标准执行,若实验项目至未给出仪器设备的具体要求时,应按照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对允许例外偏离标准与规程的项目,应在校准/检测结果栏内注明偏离内容。
5、给出确认结论:一般分为三种
①同时满足计量要求和所有涉及实验项目要求的,给出合格结论,仪器设备张贴“绿色合格证”;
②满足计量要求和部分实验项目要求的,给出降级使用结论,仪器设备张贴“黄色限制标签”;
③不满足计量要求或满足计量要求,但不满足实验项目要求的,给出不合格结论,仪器设备张贴“红色停用证”。
注释:一般情况下,实验要求往往会比计量要求更严格。
6、由仪器设备使用人填写证书确认表签字确认,最后由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7、当出现证书确认不合格时,应启动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程序,进行后续工作,在此不再展开。
最后,聊一下在证书确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看看你是否有中招。
①对检定证书的确认问题
仪器检定证书是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对仪器设备整体性能进行判定,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当收到合格证书时,部分实验室简单理解检定证书的合格结论,就是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不进行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确认,但根据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仪器设备能够满足检验检测的规范要求和相应标准的要求,而不是只符合《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导致存在检测质量风险。
②对校准证书的确认问题
校准工作的内容就是按照合理的溯源途径和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其他经确认的校准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将被校准对象与计量标准进行比较和数据处理。这些校准结果数据应清楚明确地表达在校准证书中。校准证书不判定是否合格,只出具示值误差或修正值。校准证书在反映整体的校准数据的同时,会提供校准时的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不等同于仪器校准的准确度偏差。会有部分实验室将二者混淆,导致确认错误。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仪器校验机构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机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机构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机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234463595@qq、com或电话13829138856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明、一经查实、经本机构核实后立即删除、维护您的验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