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方法应包括校准的原理,优先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及技术法 规中规定的方法,步骤应具体明确。 必要时应提供校准原理示意图,公式所含的常数或系数等。对带有调校器的仪器,经校准后应规定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如封印、漆封等,以防使用不当数据发生变化。
校准结果 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反映。证书或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标题实验室名称地址校准地点证书(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送校单位名称地址校准日期(必要时记录接收时间)依据的规范名称及代号所用测量标准的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校准环境描述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报告人签名及日期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以及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等15项之多。
12复校时间间隔 应尽可能做出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供参考,但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部位的重要性、环境条件、使用频率)、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
仪器校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程序
1 目的 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测量数据和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朔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适用范围 检验课计量设备和检测仪器。
3 职责
3.1设备责任人负责检测仪器的校准与验证或检定。
3.2仪器校验技术负责人批准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3.3医院设备负责人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的检定。
4 工作程序4.1计量设备的检定
4.1.1设备责任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离心机、电导仪、酶标仪等﹚,分类整理,报技术负责人审核。
4.1.2医院设领导批准和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
4.1.3对小型计量设备﹙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一般由计量所来检验科进行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