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进行运行检查的仪器设备 在以下情况的仪器设备需要进行运行检查:
①使用频繁的实验仪器设备;
②漂移率大的仪器设备;
③经检定,但在检定有效期内已长时间不使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④使用一段时间发现稳定性不好或检测精度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运行检查方法
①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精密度、灵敏度、检出限、信噪比、分离效能、加标回收率等)进行检查;
②用两台或多台同型号/规格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结果比较;
③利用实验仪器设备的自校功能进行检查;④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验。
实施运行检查注意要点
①运行检查的性质不同于检定/校准; 运行机制检查发生的时间是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它通过验证检测设备计量性能的稳定性,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度。
②运行检查要运用核查标准进行过程控制 运行检查的实质是过程控制,是检测机构使用核查标准对检测设备计量性能的过程控制。使用核查标准进行运行检查,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核查标准,对被核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常用检测点进行核查;其次在运行检查的检测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监测,建立核查数据库,通过绘制极差控制图、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等控制图的方式来检测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
③实施运行检查的 实验室仪器设备一般是重要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并非所有重要检测设备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核查标准,因此《评审准则》9.6条有“适当时”进行说明。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核查标准,计量检测在检定规程建议有效期内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工作,也是保证实验仪器设备量值准确的一种常用手段。
④运行检查应文件化,记录保存分析 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实施运行检查时,应制定各种重要实验仪器设备运行检查的作业指导书,具体描述实施运行检查的过程,重点是核查标准的稳定性分析及选择、核查测量点的确定、核查频率、控制图的绘制和核查数据的分析。每次核查数据应按记录控制程序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