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前的准备
8.1预评价
8.1.1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分析、判断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浓度范围及其释放源。
8.1.2制定检测方案
8.2仪器准备
8.2.1仪器的检查
8.2.1.1检查仪器外观以及启动、显示和报警功能等。
8.2.1.2检查仪器电源电压。
8.2.1.3检查仪器传感器寿命。
8.2.1.4检查采样系统的采样泵及管道。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20074/5 8.2.2仪器的调零和标定 检测前按仪器说明书进行调零和标定。标定时使用被测气体与空气混合的标准气或者用与被测气体有固定检测比并已知其比值的代用气体的标准气。
9气体检测
9.1检测点的确定
9.1.1根据密闭空间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两个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9.1.2圆柱形密闭空间水平直径在8m以内、纵向高度在8m以内,检测点距离密闭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超过1m,设上、下一组两个检测点;水平直径在8m以内、纵向高度在8m以上的密闭空间,上下两点距顶部和底部不超过1m,设上、中、下一组三个检测点;水平直径在8m以上,增设一组或多组检测点。两个相邻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9.1.3非圆柱形的密闭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规定确定检测点。
9.1.4检测点的设定应考虑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密度。比空气重的气体,应在密闭空间的底部适当增加检测点,比空气轻的气体,应在密闭空间的上部适当增加检测点。
9.1.5仪器校验检测点应避免设置在密闭空间的开口通风处,应深入密闭空间开口通风处1m以上,以避免外部气流和内部对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9.1.6在有害气体的释放源和空间的死角、拐角部位应增设检测点。
9.1.7若所进入密闭空间中的空气是分层的,在进入方向和进入两侧1.2m范围内进行检测。
9.2操作
9.2.1检测程序
9.2.1.1通常按测氧一测爆一测毒的顺序进行检测。
9.2.1.2对于毒性较高的可燃气体,要首先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