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滴定管容器的带盖称量杯,称得空杯质量。
1.4完全开启活塞(对于无塞滴定管还需用力挤压玻璃小球),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
1.5当液面降至被检分度线以上约5㎜处时,等待30s,然后10s内将液面调至被检分度线上,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
1.6将被检滴定管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m)。
1.7在调整被检滴定管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温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1.8查表计算被检滴定管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
1.9对滴定管除计算各检定点容量误差外,还应计算任意两检定点之间的最大误差。
1.10校正值、画图、列表、备用。例如:水温20.0℃,5ml,水重4.9876g,查表得K(t)=1.00285,结果:V20=4.9876×1.00285=5.0018ml则5ml时校正值为0。继续放水至10ml,记录水重9.8428g,查表得K(t)=1.00285,结果:V20=9.8428×1.00285=9.8709ml
校正值为9.8709——10=——0.129=——0.13ml1.11注意事项:
1.11.1、校正时每次均从零开始。
1.11.2两次修正值误差应小于0.02ml。
1.11.3使用时与校正同(起始、流速、读数方法)。
2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
2.1仪器校准将清洗干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处,擦去吸量管流液口外面的水。
2.2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
2.3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吸量管容器的带盖称量杯,称得空杯的质量。
2.4将流液口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的流入称量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