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校准装置的设计,为我国计量检测机构对于激光粉尘监测仪量值溯源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我国计量检测机构对激光粉尘监测仪的计量校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但玻璃的膨胀系数极小,在温度相差不太大时可以忽略不计。溶液体积的改变是由于溶液密度的改变所致,稀溶液的密度一般可以用相应的水密度来代替。为了便于校准在其他温度下所测量的体积,表2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1000ml水(或稀溶液)换算到200C时,其体积应增减的毫升数(Δml).
仪器校正如果在100C时用去25.00ml0.1mol/L标准溶液,在200C时应想当与25.00+ (1.45×25.00)/1000=25.04(ml) 4.1.1滴定管的校正 将代校正的滴定管充分洗净,并在活塞上涂以凡士林后,加水调至滴定管“零”处(加入水的温度应当与室温相同)。记录水的温度,将滴定管尖外面水珠除去,然后以滴定速度放出10ml水(不必恰等于10ml,但相差也不应大于0.1ml),置于预先准确称过质量的50ml具有玻塞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外壁必须干燥,内壁不必干燥),将滴定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收集管尖余滴。1min后读数(准确到0.01ml),并记录,将锥形瓶玻塞盖上,再称出它的质量,并记录,两次质量之差即为放出的水质量。
由滴定管中再放出10ml水(即放至约20ml处)于原锥形瓶中,用上述同样方法称量,读数并记录。同样,每次再放出10ml水即从20到30ml,30到40ml,直至50ml为止。用实验温度时1ml水的质量(查表1)来除每次得到的水质量,即可得相当于滴定管各部分容积的实际毫升数(即200C时的真实容积)。
例: 在210C时由滴定管中放出10.03ml水,其质量为10.01g。查表知道在210C时水的质量为0.99700g。由此,可算出200C时其实际容积为10.01/0.99700ml=10.07ml,故此管容积之误差为(10.07-10.03)ml=0.04ml 碱式滴定管的校正方法与酸式滴定管相同。 现将在温度为250C时校正滴定管的一组实验数据列于表3中。 最后一项总校正值,例如0与10ml之间为+0.02ml。而10与20ml之间的校正值为-0.02ml。则0到20ml之间总校正值为:+0.02+(0.02)=0.00 由此即可校正滴定时所用去的溶液的实际量(毫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