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在温湿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校准。
三、人员职责 操作人:由公司实验室专业人员执行。
四、程序内容
4.1 温湿度计校准
4.1.1 检定环境 温度要求:20±5℃ ,湿度要求:≦80%RH,时间:1小时。
4.1.2 待校件外观检查 待校件各部件完好,无明显损伤,表面无刮痕、锈蚀等,读数、刻度线清晰可辨,指针平直,可灵活转动。
4.1.3 待校件测量比对 将待校件及标准件放入实验地点,静置1小时后分别读数,先读标准件,再读待校件。 用被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标准温湿度计进行对比,温度差值在±2℃,湿度在10%RH内可判定为合格。
4.1.4 记录 将检定数据填写至《温湿度计校准记录表》。
4.1.5 校正周期 正常为1年,如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修理或调整的,均需重新校准。
4.2 玻璃液体温度计校准
4.2.1 环境温度要求:20±5℃
4.2.2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4.2.3 仪器检测把温度计放在20-30℃的温水中,用经检定合格标准温度计进行校对,对比并记录温度读数。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得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玻璃液体温度计自校正记录表》内,允许误差数±1.0℃。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定校准合格。超出误差需确定修正值后使用。
4.2.4 记录 将检定数据填写至《温湿度计校准记录表》。
4.2.5 校正周期:校正周期为1年。分析仪器管理的重要性 1-1 分析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产品质量一般可包括设计质量、制造质量、检测质量和使用质量,它涉及到企业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任何企业,只有把技术开发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等部门的人员充分发动起来,为共同的产品质量目标而努力,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正是来源于质量问题的多方面性、综合性和复杂性。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切用数据说话,而数据的绝大多数是属分析检测的数据及其换算出来的数据。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2)分析结果是客观评价产品优劣的最终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