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业用表为0.5——4级。精度数字越小说明仪表精确度越高。【精度】是反映仪表误差大小的术语。由传感器的基本误差极限和影响量(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电源波动、频率改变等)引起的改变量极限确定。 δ=(△max)/(Аmax)×100% 式中:δ为精度等级;△max为最大测量误差;Аmax为仪表量程。
【精度等级】又称准确度级,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划分成的等级。引用误差的百分数分子作为等级标志。为了便于量值传递,国家统一规定了仪表的精确度(精度)等级系列。将仪表的基本误差去掉“±”号及“%”号,便可以套入国家统一的仪表精确度等级系列。 根据仪表测量所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值来计算出仪表的精度等级,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仪表精度等级=(允许绝对误差/测量范围)×100% 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35、0.4、0.5、1.0、1.5、2.5、4.0等。 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1.0%,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0级。如果某台测温仪表的基本误差为±1.3%,则认为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5级。
科学实验用的仪表精度等级在0.05级以上;工业检测用仪表多在0.1——4.0级,其中校验用的标准表多为0.1或0.2级,现场用多为0.5——4.0级。 ‘等级’—— 对功能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 ‘准确度等级’—— 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内的测量仪器的等级、级别。 测量准确度——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量的约定真值’—— 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仪表的相对误差 = (测量结果——被测量真值)/仪表量程×100% .
仪器校正实际上你说的仪表精度是仪表的相对误差,他和仪表的精度等级还有一些区别,比如说标准仪器有些是按照“等”来划分的(如:一等、二等),有些采用的是绝对误差(如:砝码)。 按百分比划分的有:0.01级、0.02级、0.05级、0.1级、0.2级、0.5级、1.0级等。按等划分的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般在检定规程中有规定。
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仪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叫仪表的准确度。在工业测量中,为了便于表示仪表的质量,通常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仪表的准确程度。准确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准确度等级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