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测量设备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在线仪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各级计量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计量器具选型、购置、入库、发放、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封缄、降级、报废等环节的管理,为实施计量检测提供基础保证。
第八条 测量设备的配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检测规定,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必须满足国家对能源管理的要求。
第九条 测量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计量确认,并按不同类别设置状态标识,对影响计量性能的可调部位,应设置防止未授权人员改动的封缄或其他措施。
第十条 各单位应制定测量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作业。
第十一条 各单位应制定测量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保证计量器具处于有效的状态。损坏测量设备的要按价赔偿,并追究责任。
第十二条 仪器校准测量设备使用单位按要求建立本单位测量设备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帐、物相符。设备物资建立集团公司测量设备总台帐,监督各单位测量设备运行管理情况。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按测量设备应用场所和作用的重要程度,分类管理。分为A、B、C三类: 1)A类测量设备:用于生产设备连锁保护、生产工艺关键过程控制、重要能源消耗、产品质量检测、计量标准等方面和国家法制计量的测量设备。 2) B类测量设备:在准确度等级和使用的重要程度方面低于A类测量设备,但其出具的测量数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
一般包括:用于工艺过程控制、质计量检测简介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生产线的增多,所使用的计量测试仪器也随之增多,为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对原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作了修改,形成了一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