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的分类
计量涉及社会的各处领域。根据其作用与地位,计量可分为科学计量、工业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传统计量的对象主要是物理量,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现代计量已扩展到工程量、化学量、生理量,当前普遍开展的包括几何、温度、力学、电磁、电子、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和化学量等十大计量。
同时,仪器校正公司在生物、医学、环保、信息、航天和软件等方面的专业计量测试也已开展。现代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计量(测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器具(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仪器校正机构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该方法;计量管理、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计量(拼音为:ji liáng)是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新华字典》中解释为:
①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与一个已知的量做比较。如用尺量布,用体温计量体温。
②计算。如影响之大,是不可——的。
《辞海》中解释为:为确定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中国古代称为度量衡,其原始含义是关于长度、容积和质量的计量,主要器具为尺、斗、秤。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对计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计量的概念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遂形成了现代计量,并出现了研究计量理论和实践的专门学科——计量学。
JJF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在“计量学”、“测量”词目外,另增了“计量”(metrology)词条,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并按法律规定,对测量起着指导、监督、保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