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的制度由谁建立?如何建立?它与整体的企业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铸造企业往往是苦于找不到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很明显,前两种过分偏激的企业并不多见,大多数铸造厂都处在第三种状态中。
他们所要的计量管理,实际上是现代化企业管理中"顾客导向过程方法--COP"即(核心过程)管理理论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强有力的"支持过程",对此过程,应当建立一个覆盖铸造企业所有的计量、检验、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统一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它应当达到的效果所具备的特征是:科学、简化、实用、可操作、可检查,在企业内部运行中能够严格贯彻执行,还能形成一个相应的自我监督、检查,自我改进的管理机制;
计量检测应用领域
计量检测的应用领域的量具包括:游标卡尺、内外径千分尺、百分表、千分表、大尺寸测量量具、长度和角度块规量仪:测高仪、测长仪、水平仪、角度仪、投影仪、电感量仪、粗糙度仪、轮廓扫描仪、三坐标测量机、工具显微镜、力学计量、质量计量、力值计量、硬度计量、容量与密度计量、转速与振动计量、热工计量、温度计量、压力计量、流量与物位(液位)计量、软件、各种计量与管理软件。
设备管理:
一、在设备选择上要注意“三个原则”。
企业在选择设备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来选择设备,充分考虑设备的质保性、低耗性、安全性、耐用性、维修性、成套性、灵活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才能确保设备投入生产后的经济运行,为企业带来较好的回报。
二、在仪器校准设备管理机构上要构建“三级网络”。
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以法人为核心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企业设备管理网络,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三、在设备管理方式上要实行“三全管理”。
现代的设备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设备管理,它是综合性的,可以概括为设备的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和全程管理,有效保证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正常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