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按其检定的目的和性质分为: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定、周期检定和仲裁检定。
1、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检定。多数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还应进行后续检定,也有某些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如竹木直尺,只作首次强制检定,失准报废。
2、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检定,包括强制性周期检定、修理后检定、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
3、使用中检定:控制计量器具使用状态的检定。
4、周期检定: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进行的后续检定。
5、仲裁检定: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
计量检定方法
计量检定通常采用整体检定法(综合检定法)或单元检定法,整体检定法是主要的检定方法。
1、整体检定法:直接用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来检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简便、可靠,并能求得修正值。但是当受检计量器具不合格时,难以确定这是由计量器具的哪一部分或哪几部分所引起的。
2、单元检定法:单元检定法又称为部件检定法或分项检定法。它分别计量影响受检计量器具准确度的各项因素所产生的误差,然后通过计算求出总误差(或总不确定度),以确定受检计量器具是否合格。
通过以上小编对计量检定的阐述,相信大家也明白了什么是计量检定,哪些设备要做计量检定。如果您认为文章对您有利,那么请您分享传递给更多的人。
计量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