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阡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虽然各计量器具检定要求不完全一致,但是开展计量检定工和至少要具备以下最基本的条件。
①应具备一个满足检定规程要求,要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磁场等对计量器具的影响),应尽可能使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②要有满足精度要求的计量标准器。按一般规定,作为标准器的误差限至少应是被检计量器具的误差限的1/3——1/10,并且这些标准器都应按计量管理要求溯源。
③要仍合格的检定人员。进行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检定员证",只有持证人员才有资格出具计量检定合格证及检定结果数据。"检定员证"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主持考核,成绩合格后颁发,一般有效期3——5年。
计量的基本概念 计量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生活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活动的技术基础和基本手段,是特殊的社会生产力。日常生活中,计量无处不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学科、任何部门、任何行业乃至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计量。事实充分表明,计量已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计量水平的高低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国外经济发达国家,更把现代化的计量检测手段与优质的原材料、先进的工艺装备一起并称为现代化生产的三大支柱。因此,计量科学技术得到各国政府、自然科学学界、经济管理界及企业领导人的普遍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