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计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衡量感光材料曝光和显影后的变黑程度即黑度。
在制版时,感光材料上的溴化银,受到光照作用,显影后还原成金属银,形成一定的阻光度。黑度大的,密度高;黑度小的,密度低。带有滤光片的测量计,还可以测量彩色原稿的彩色密度。其测量原理与上述基本原理相近。
在计量校准物理实验中使用的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造与工作的。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或水银。使用时将密度计竖直地放入待测的液体中,待密度计平稳后,从它的刻度处读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常用密度计有两种,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大的液体密度,叫重表;另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小的液体,叫轻表。
1.厚度块规:厚度值相当于厚度计全量程的10%、30%、50%、70%和90%的专用或标准块规,每个块规的厚度误差不应超过±程1pm。
2.平压测量面的平整性:仔细擦干净受压测量面表面,并使他们稍微离开一些,对着明亮的光线能看到缝隙。当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观察测量面时,该缝隙应是很均匀的。
3.施加于测量面的压力:任何适宜于校准施加压力精度和均匀性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4.测量示值的重复性误差和示值误差:
a当两个受压测量面相互接触时,厚度计的读数应为零,在随后的测量过程中不应重调零点。
b张开两个受压测量面的缝隙,然后重新让其相互接触上,记录厚度计的读数,重复这一步骤至少五次。
c取一块符合1规定的厚度块规,置于两测量面之间,然后将测量面紧靠在块规上,记录厚度计的读数,重复这一步骤至少五次。
d将其余块规逐一置于两测量面间,重复c的操作步骤。(注:块规应单个使用,不能组合使用)重复b的操作步骤。
e在厚度计上读取每一块规的测定数值并计算。测量示值的重复性误差即五个或更多个读数的标准偏差。示值误差即五个或更多个读数的平均值与厚度块规之间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