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分别给出三个术语的定义,并无将三个术语并列的意思。从这三个定义可以看出:
1.“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都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所以“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都是“实验室间比对”的一种。
2.“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这两个“实验室间比对”的区别在哪里?实验室间比对的定义后半句二者都一样,区别就在于前半句所说的“预先规定的条件”不同。
“测量审核”的要点是“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预先规定的条件”必须有“参考值”(也就是原来说的约定真值),给出参考值的实验室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参与比对的实验室能力。从而“审核”参与实验室间比对的实验室能力比给出参考值的实验室能力差多远。
“能力验证”的要点是“预先规定的条件”要求在比对前参与比对的实验室能力高低谁也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参考值”。因此,只能通过比对后获得的比对结果来“确定实验室的……能力”,根据比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将参与比对的实验室能力高低进行排序。说白了,也许会出现有的仪器检测实验室的能力比组织比对的上级实验室能力还要高的排序结果。
能力验证只有能力验证领域负责人,没有实验室能力的高低之分,不存在“参考值”(过去叫约定真值)。组织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如果参加能力验证,它的测量结果无论在中间还是在边缘,与其它实验室的测量结果的地位平起平坐,不能作为“参考值”。参考值是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包括组织能力验证的实验室的测量结果均与这个平均值相减以求得自己的测量结果误差。
测量审核必有“参考值”,主持测量审核的实验室能力已确定为各实验室中能力最高,因此被称为参考实验室。被测物品的参考值以主持测量审核的实验室给出的测量结果为准,将主持测量审核的实验室测量结果误差设为0,其它各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就是各自测量结果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