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计量
还是要从测量谈起,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要进行大量的测量活动,最初,测量是十分原始的,单位是可以任选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交换形成社会性活动时,客观上要求实现测量的统一,即在一定准确度内同一物体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测量手段,测量所得的结果应实现一致。
因而出现了大家公认的、统一的单位及体现单位的实物标准,用公认的标准来对测量仪器进行比较,并用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区别于测量的新概念,也就是称之为“计量”的概念。
单位的统一是测量统一的基础,测量统一应反映在量值准确可靠和一致上。
按定义,“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该定义说明:(1)计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从而实现同一物体测量结果的可比性、一致性;(2)其内容包括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各项活动。
这一活动具有广泛性,它涉及科学技术、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活动,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人民生活各方面,哪儿有测量,哪儿就需要单位的统一、量值的准确可靠,哪儿就需要计量,计量为测量的准确可靠提供了基本保证。
这一定义不仅表达了计量的本质特征,也明确了从事计量活动的根本目的。通过计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可见,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测量是为了获得量值的大小,而计量是为了达到量值的统一、准确和一致。测量是形成计量、计量学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测量,才出现了计量的概念,从而形成了计量学这门科学。
在计量学中,测量既是核心概念,又是研究对象。实际上,仪器校准与测量两者密不可分,可以认为计量就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所以,人们有时也称测量为计量,例如称测量单位为计量单位,称测量标准为计量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