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合成不确定度
【UA】
合成不确定度计算: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不论误差项是否相关,一律均方合成。
【史评】
误差项一律均方合成,没有道理。不确定度论攻击误差理论:合成方式不统一。其实,计量校准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只准一种合成方式,是不合理的。对相关项,人为规定相关系数为零,是错误的。
扩展不确定度
【UA】
设σ为合成不确定度,kσ为扩展不确定度。k取2.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成功概率已达97%,而一台仪器的可信概率竟降低到95%,实在是不应该。不确定度论批评误差理论保险、保守、浪费;笔者认为,不确定度论降低置信系数是冒险、是夸张指标,是人为制造隐患!
笔者是误差论派,坚决反对不确定度论。认为:不确定度论是国际计量界的一股逆流,一股错误潮流。
不确定度论否定真值可认识,出发点错了;否定测得值与真值差距这个基本认识途径,方向错了;西格玛一律除以N,公式错了;混淆手段与对象,结果错了。不确定度论的错误是全方位的,是根本错,全盘错。
为了揭发不确定度的种种弊端,笔者已写了《18评》、《18论》、《18辨析》、《18讨论》等各系列杂文。汇集在《误差与不确定度百论集》中。为使网友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于阅读以后的文章,这里概要讲了笔者与不确定度论的不同观点。本系列杂文,重点是抨击不确定度论的两类评定,本段是背景介绍,下段转入正题。
测量同人类文明一样历史悠久。
测量是人类定量认识事物的手段。测量是取得测量结果的一项实验操作。测量是将被测量同标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与选定单位的比值,此比值与单位的乘积,就是测得值。测得值是被测量的量值表达。
进行测量的基本手段是测量仪器(其中简单而又常用的称量具)。测量仪器由输入器、比较器、量值标准、计算器、输出器构成。其中有些被简化、被省略,而标准与比较是测量的两个要素,不可缺。
测量是用测量仪器进行的。由于测量仪器有误差,因而测量得到的测得值必然有误差。测得值减真值是误差元,误差元构成误差范围。
测得值与误差范围共同构成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