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华南计量检测,检定的操作与计算
检定的具体操作是用测量仪器测量计量标准。因已知标准的量值,由此来求得测量仪器的测得值与真值的差,即误差。测量仪器性能的表征量是误差范围,因此必须求误差元的绝对值的最大可能值。求最大可能值的严格方法是统计方法,但通常的仪器检定工作都是采用简化法,但不能忘记找最大差值这个要点。
A 统计方法找误差元绝对值的最大值
设标准的真值为Z,标称值为B,对第j测量点的仪器示值为Mji,在第j测量点测量N次。
A1 求平均值M平。
A2 按贝塞尔公式求单值的σ。
A3 求平均值的σ平
σ平= σ/√N
A4 求测量点的系统误差
βj = M平——B (9.5)
A5 平均值的随机误差范围是3σ平。
A6 单值随机误差范围是3σ。
A7 被检测量仪器的误差范围由系统误差、确定系统误差时的测量误差范围3σ平与示值的单值随机误差范围3σ合成。
因系以标准的标称值为参考得出,称其为误差实验值,记为
r实验j = βj ± 3σ平 ± 3σ
由误差元r(实验j)求误差范围。这是一项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故取“方和根”。
R实验j = √ [βj2+(3σ平)2+ (3σ)2] (9.6)
逐点搞统计测量太烦,可仅在随机误差较大的一个测量点上进行;其他测量点(约9个)简化操作。以各点的M-B的绝对值与(9.6)式的给出值中的最大者为R实验。
B 简化操作
在被检仪器量程上,选有代表性的以及可能误差较大的测量点约10个,每点测量一次,求各点的误差元绝对值的最大值,得R实验。
R实验 = │Mj - B│max
= |Δ|max (9.7)
5 合格性判别
设被检仪器的误差范围指标是R仪/指标,仪器的真误差范围记为R。若
R ≤ R仪/指标 (9.8)
则被检测量仪器合格。R仪/指标又记为MPEV.
R是被检仪器的误差范围,参考值是被测量的真值。而实测的仪器的误差范围,是以标准的标称值为参考值的。计量中实测得到的是被检仪器的误差的测得值|Δ|max,误差量的测量结果是:
R = |Δ|max±R计
= |Δ|max±R标 (9.9)
判别合格性,必须用误差的测量结果与仪器指标比。
(A)由于计量误差的存在,R的最大可能值是|Δ|max+R标。若此值合格,因仪器误差绝对值的其他可能值都比此值小,则所有误差可能值都合格。因此,合格条件为:
|Δ|max+R标 ≤ R仪/指标
即
|Δ|max ≤ R仪/指标 - R标 (9.10)
(B)由于计量误差的存在,R的最小可能值是|Δ|max - R标。若此值因过大而不合格,因仪器误差绝对值的其他可能值都比此值大,则所有误差可能值都不合格。因此,不合格条件为:
|Δ|max―R标 ≥ R仪/指标
即
|Δ|max ≥ R仪/指标 + R标 (9.11)
为充分显现误差元的绝对值的最大可能值,要根据测量仪器的特点,合理的设置标准的标称值。标准的标称值要有足够的细度、足够的量值范围,合理的分布。
检定中,要有足够的采样点,有足够的测量次数。要重点针对测量仪器的薄弱点。总的原则是要找到测量仪器误差范围的最大可能值(或接近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