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一旦变成了一种带引号的韬光养晦,变成一种油滑的谨慎,一种不敢承担责任的过分老成,不要也罢。
记者:我们注意到,不久前曾经有媒体说您是一位“中年气盛”的高官,不仅少见政治家的“成熟”和“老成”,而且常常“冲动、好事,屡屡上书。
倡言敏感问题,有一股子书生为民请命的冲动”。您怎么评价自己的工作风格?
潘岳:可能每个人对于“成熟”一词的理解不同吧,我个人觉得,我们所有官员都应该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满足,永远需要提高和完善,永远不能说自己已经很成熟。
但如果“成熟”一旦变成了一种带引号的韬光养晦,变成一种油滑的谨慎,一种不敢承担责任的过分老成,那这样的“成熟”,不要也罢。
你们从我的简历里面可以看到,我从政的时间已经不算短了,但可能永远也“成熟”不起来了!
我将继续为我所认定的理念和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奋斗到底。鉴于那么多公众给与我那么大的鼓励,也鉴于“物种多样性”
本身符合生态平衡,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会空虚,也不需要非用某种“成熟”把自己包装得越来越苍老。
由于利益驱动,非法废物贸易仍屡禁不止,主要是废电器、废塑料、废纸等可用作原料的废物进口量不断增长。
记者:现在普遍存在着发达国家的垃圾向发展中国家运送的情况。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此外,您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保证中国不至沦为外界所说的“世界垃圾场?”
潘岳:上世纪80年代,由于各国环境法规标准的差异,危险废物大量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被称之为“污染避风港”。
为此,1989年联合国制定并通过了《巴塞尔公约》,控制危险废物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于1990年也参加了这个公约。
199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限制进口可以用作仪器校准原料的固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