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共同推动计量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国家认监委在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与各行业部委、地方政府的合作,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多元共治。鼓励有关行业协会和认可机构、认证机构、科研院所、检测检验机构共同参与,研究制订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发展的措施办法,协调解决自愿性产品认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预先研判、预先防范。
对于出现问题或突发舆情事件,要建立快速反应、灵活处理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舆情正面宣传。多元共治。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发展,要依靠全社会的全员参与,实现多元共治。
要建立认证机构、认证人员、获证企业、最终用户的关联制约机制、风险责任机制,防止某个环节因为过度逐利可能出现的问题。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等方面在强化服务的同时,强化必要的干预约束机制。认证机构要公开认证产品标准、程序、方法、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强化对认证过程的监管,确保认证工作规范有序;对于认证结果进行监管,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仪器检测产品进行处置,追究认证机构责任。运用大数据加强和改进认证市场、认证产品监管。对违规违法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公之于众,理顺畅通认证机构、认证人员退出机制。
加大风险防控。鼓励认证机构建立完善内部治理机制、责任传导追溯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建立自愿性产品认证责任保险制度,引入第三方责任保险机制,增强认证机构承担执业责任风险的能力,以市场化方式推动最终产品消费者和使用者建立对认证产品的信心。
发展自愿性产品认证 ,打造制度品牌和机构品牌,实现认证认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本质属性。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重心工作,只有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全员参与。才能使我国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合拍,才能更加彰显认证认可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十三五”跨越式发展目标。
在2008年内外资统一企业所得税率后,作为我国目前行业性税收优惠政策中涉及面最广、受惠企业数量最大的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新规定意义重大,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的最新体现。
去年5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会议决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所得税优惠。检验检测认证作为高技术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