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适当的有证参考物质,以给出材料的可靠特性;
(2)使用有关各方明确规定并一致同意的协议标准或协议方法;
(3)参加适当的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或能力验证计划.这一条实际上包含了CNACL201——1999第9.3条的要求,即在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情况下,实验室应对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提供满意的证据。
例如参加一个适当的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无论对检测实验室还是校准实验室,曾多次提到了测量不确定度,实际上它是一个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不确定度.
它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是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以标准差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以u表示.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扩展不确定度,以U表示.扩展不确定度表明了具有较大置信概率的区间的半宽度.
仪器校正不确定度有多个分量组成,对每一个分量均要评定其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为A、B两类,A类评定是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实验标准差表征;B类评定则用不同于A类的其它方法,以估计的标准差表征.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合成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uc表示,它是测量结果标准差的估计值.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而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的数字因子,称为包含因子,一般以k表示,置信概率为p时的包含因子用kp表示.
为了确定有关的校准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的影响或贡献,即确定它是否占支配地位或是否属优势分量,常常可以采用分部判断或分部校准的方法.在我国的量值溯源政策CNACL206—1999对“难以建立溯源关系时的处理”中规定,在溯源到国家/国际计量基准不可能或不适用时,可采用分部校准,或通过参加适当的能力检证等提供相关的证明.
(1)关于参考标准.实验室必须有校准其参考标准的计划和程序,参考标准的校准必须由某个能够提供测量溯源性的机构进行.对这样的参考标准,实验室必须只用于校准而不作它用,除非能够证明其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以上ISO17025第5.6.3.1条的规定,实际上包含了CNACL201——1999第9.5条和第9.4条的要求.
(2)关于参考物质.可能时,参考物质必须溯源到SI计量单位或溯源到有证参考物质.根据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程度,内部用的参考物质必须得到核查.以上ISO17025第5.6.3.2条的规定,实际上也包含了CNACL201——1999第9.7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