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计量发展史开展仪器校准工作
计量和标准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统一。计量是为了实现测量活动、测量结果的全球统一。从本质上讲,计量就是现代社会中最基础的标准化活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计量更是一切数据有效性的源泉。计量科学的本身就是为了建立和优化不断进步、永无止境的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物化的标准、是客观的标准,是建立在科学真理基础上的准绳。
我们在谈到质量时,经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规、矩,分别是指校正圆和方的两件计量器具。当规和矩合二为一时,便为规矩,指的是法度,标准。
规、矩和规矩之间,就形成了内在联系。可以说,没有规、矩,何来规矩没有规矩,规、矩何用如果我们认为标准确定了需要方、圆及其规格大小,则计量确保方是方、圆亦为圆,以及方圆之规格符合标准之规定,也就是确保了质量的预期。因此,可以说,标准规定了质量的要求,计量确保了质量的实现,计量是标准的基础,更是质量的基础。
1953年初,开始筹备中央计量检定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一机部”)中央计量检定所大楼选址到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8号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恒温楼”。
195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讨论批准《关于国务院设立直属机构的议案》,其中包括提议成立国家计量局。
1955年1月,国家计量局正式成立。
1958年,国务院批准一机部工具科学研究院的计量部分并入国家计量局。
同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将国务院直属的国家计量局改名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计量局,由国家科委直属领导,对外仍用国家计量局。惟该作业之场所、环境,仍须符合国家实验室标准,始得执行校验作业。免校正仪器设备之使用,不直接影响产品品质或仅供参考用时,即予以免校正。部份校验若无法追溯校验方式时,则应寻求技术人员支援或请采购人员寻找国家级认合格之实验室做重新校验。仪器设备校验人员需经由委外专业训练并取得合格书后,方能做仪器内校工作。校正周期本使用之仪器设备,依其本身结构特性规定校正周期,般为年。
年度校规仪器校正与管课程大纲概概规仪器校正规仪器校正规仪校管规仪校管浅谈测系统分析简称浅谈测系统分析简称测实验室环境需求指引测实验室环境需求指引、概测与测之目的何谓测?所谓测是人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或现象,予以的掌握,经由这个化的过程,才能对此物质或现象得到较准确的认,并能有较客观且准确的描述;随著科技的进步,各种产品的功能与精均大幅提升,而每项产品都须有精确的测技术与设备,作为其品质保的重要基础,因此测之发展亦可谓科学之发展。测的目地,大致可分为保品质以测所得之结果,作为生产管制之依据,掌握现况,确保产品品质的致性。降低成本由测结果得到最佳之制造条件,避免必要得费,低生产成本。确保安全由制造过程中变之测,确认生产中之安全问题如压过高将发生爆炸等,适时做好处,以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
概测的方法直接测是指具测工件后,即可得知测结果的种测方式;又可分为直读式由具上之指示刻画,可直接出测值。如以游标卡尺测长;用电压表测电压等。区分式借由具的应用区分产品的特性是否在某特定范围内,借此判定工件为合格或合格。如以波型监视器、监视器及γ图,测在否有水波纹产生判定合格或合格的依据。比对式用样板之比对,可刻判定工件的等级。如用色板判定工件颜色的比较等。概测的方法间接测是指具无法直接测工件,须先以具配合附件取得测资,再经过转移、计算等方式,得知测的结果。般可分为转移式用转移式具,先将被测物的待测值出,再转移至直式具得到实际测值。如用内外卡钳作加工件的测,再移至刻尺或卡尺得到实际的测值。计算式用具及附件将被测物相关值测出后,再以公式间接推算出欲测之功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