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仪器校验计量仪器仪表发展滞后,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其主要因素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进展滞缓
现代计量是光、机、电、计算机和许多种基础学科高度综合的产物,对新技术非常敏感,是现代产业产品中更新换代频率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极迅速的门类之一,每年都有一批新产品推出,特别是当今信息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稍微放慢发展速度就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在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计量仪器仪表的普遍水平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上,大型和高档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许多急需的专用仪器还是空白,中低档产品保证质量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滞缓,是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滞缓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是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第二是人才匮乏;第三是缺乏官、产、学、研、全、用的有效结合。
二、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我国计量产品包括产业自动化仪表系统、通信仪器等,虽然技术指标同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差距不算很大,但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计量产品的使用范围和可信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长期忽视了基础技术的研究的开发。二是国产通用件和基础件质量不过关。三是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不力,产品质量不过关。
三、旧体制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旧体制是制约我国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仪器行业也不例外。相当一批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在旧体制的束缚下,不能从沉重的历史包袱中挣脱出来,在市场竞争中丧失活力,生产和经营严重滑坡,一大批骨干企业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所以,加快体制的改革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
1.赋税过重。计量用产品企业,一般规模不大,生产批量不多,产值和经济效益总量不高,但是现代计量仪器仪表,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产生难以估量的倍增效益。对具有如此特殊属性的产业,如同其他产业一样征收17%增值税,33%所得税以及相同比例的关税则赋税过重。
2.各级政府包括产业的主管部门以及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对发展计量产品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不够。
3.缺少支持民族产业发展的采购政策。
4.我国基础产业能力差。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能力和信誉能力都较差,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
计量依据其领域可分为以下三类:
法制计量 法制计量,是为了保证公众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管理的需要,由政府或官方授权进行强制管理的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基准、标准)、计量方法以及计量人员的专业技能等的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法制计量主要涉及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和贸易结算等有利害冲突或特殊领域的强制计量。例如,关于衡器、压力表、电表、水表、煤气表、血压计等的计量。
科学计量 科学计量主要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进性的计量科学研究,例如关于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基准与标准、物理常数、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等。科学计量通常是计量科学研究单位,特别是国家计量科学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
工业计量 工业计量也称工程计量,系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计量。例如,关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工艺流程的监控和产品质量与性能的计量测试等。工业计量涉及面广,是各行各业普遍开展的一种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