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检出限的确定对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采集 在信号采集环节,主要是采集对象发出的各种信号,再将这种信号转换成 电信号,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对象发出的信号大多数是通过传感器来采集的, 包括物理信号(如温度、流量、压力等)和化学信号(如湿度、气味等)两大 类,当然还包括不能归为这两类的一些信号,如可靠性、价格等。而开关量信 号(带有数字信号的特征)则主要是靠带有单片机电路的仪器,如无纸记录仪 ,进行采集。此外,图像信号自然是由摄像装置来进行采集。 整理 在信号的整理阶段,主要是对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平整、滤波、模数转换 等,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
上述三种信号类型在整理阶段的内容有所不 同,比如对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主要是进行信号放大、平整、滤波和模数转换的 过程;而对于开关量信号通过无纸记录仪的采集之后一般都能够转换成所需要 的数字信号以待输出到下一个处理环节;对于图像信号,经采集之后主要是用 于显示,若还需对图像进行处理,再显示,或者发出控制信号,那么也必须将 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这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处理在信号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便显示,或者发出控制 信号。我们通过显示出来的信号来判断自动化系统上对象的运转是否正常,如 果信号显示不正常,就需要对信号进行计算与处理,得到控制信号发送给对象 ,使对象调整运转的状态以复归正常。
显示控制在显示与控制环节,显示主要是指将数字信号通过便于我们观察的形式显 示出来以便我们进行判断,控制主要是指将控制信号传送给并作用于对象的过 程。上面的四个环节就构成了整个测控的过程,如果包括控制的过程,则刚好 形成了一个闭环,即信号从对象开始,经过采集、整理、处理,最后又将控制 信号作用于对象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