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维修人员的知识面要求比较广,特别是随着现代化检验仪器设备的精密度、复杂性的提高,要求知识面越来越广,且逐渐加深。通常维修医学检验仪器一般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
⑴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医学检验学、光学和机械基础等知识。
⑵医用检验仪器的原理。
⑶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
⑷电子仪器设备可*性知识。
⑸电子仪器设备的结构设计知识。
⑹计量测试方面的知识。
维修人员的基本技能
⑴熟练的焊接技术:熟练的焊接一般指能根据不同焊接对象灵活使用焊接工具和焊接方法。保证既不损坏元件,又使焊点焊牢、光滑,不出现虚焊。
⑵能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元器件的性能和测试方法:检验仪器中不仅大量采用各种类型的电阻器、电容、电感、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块、光电器件、继电器、电机、泵、电表等元件,还采用各种传感器、电极、微处理器、显示器和光学器件等,要修理好仪器,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元器件的性能和测试方法。
⑶能熟练使用测试设备对整机性能进行测试。
⑷具有熟练的阅读原理图能力和反读印制版图的能力:对有仪器说明书、电路原理图的仪器,要先弄清整机原理和框图后,再按框图指引,去分析每部分的具体电路。能熟练阅读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对照实物找出各测试点及相应元件,就能顺利进行检修工作。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
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
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