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仪器校验计量呈现两大趋势。
1、全球计量体系基本形成
1999年,全球38个国家签订了《国家计量基准和国家计量院出具的证书互认协议》。
目前,世界上主要经济体都在努力使本国校准测量能力能够覆盖自身国际贸易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
→美国的校准测量能力数量达到2169项,列世界第一;我国为1224项,列世界第四、亚洲第一。
2、计量技术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自然基准取代实物基准,测量准确度等技术指标得以大幅度提高,带动大部分量的测量准确度得到提高,进而对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促进。
计量标准考核应当考核以下内容:
(1)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齐全,计量标准器必须经法定或者计量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应当通过校准、比对等方式,将量值溯源至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配套的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
(2)具备开展量值传递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者技术规范和完整的技术资料;
(3)具备符合计量检定规程或者技术规范并确保计量标准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干扰等环境条件和工作场地;
(4)具备与所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应当配备2名以上获相应项目检定资质的计量检定人员,开展其他方式量值传递工作,应当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
(5)具有完善的运行、维护制度,包括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度,计量标准的保存、使用、维护制度,周期检定制度,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核验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等;
(6)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和稳定性符合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