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的检定 概述 各类仪表都是用以直接或间接地测量被测对象量值的器具。根据讲师器具的定义,各类仪器校验仪表都属于计量器具。 运行中的计量器具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导致计量性能的改变,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
检定
一、检定(Veritication)的定义 检定是为评定讲师器具的计量性能(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并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检定性质可分为:
(1) 出厂检定 计量器具生产厂生产出计量器具,应对其计量性能进行确认合格的计量器具才准许出厂。
(2) 抽样检定 指批量生产的计量器具按一安比例抽取,对其计量性能进行确认如合格率未能达到规定比例,则加倍抽样检定,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合格率,则应视该批计量器具为不合格。一般抽样检定只用于批量大且较简单的计量器具,如玻璃量器、简易玻璃液体温度计等。
(3) 首次检定 新购计量器具在领用后进行的第一次检定,称为首次检定。亦将作为周期检定的第一次检定。
(4) 周期检定 根据计量器具的结构、性能、使用频度等制定出两次检定工作的间隔期,称为检定周期。按照检定周期进行的检定称为周期检定。周期检定工作是计量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五一节,只有制定出合理的检定周期,并严格按周期进行检定,才能保证计量器具的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5) 临时检定 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或个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计量工作实施监督检查时,对随机抽取的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进行确认的检定。
(6) 仲裁检定 指在发生计量争议或纠纷时,进行以仲裁为目的的检定。
检定按管理形式可分为:
(1) 强制检定 对计量法规定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一级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的检定称为强制检定。
(2) 非强制检定 使用单位自行依法对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定,称为非强制检定。 检定定义中涉及到的准确度(或称精确度)(Accuracy)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结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稳定度(Stability)是在规定工作条件内,计量器具某些性能随时间保持不变的能力:灵敏度(Sensityvity)是指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
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为一年,这是不能更改的。外检中的检定员是不敢违背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合格证只能给你一年有效期。
你们规定用于非强制检定的天平降级管理,应该改为降低管理类别,根据不同管理类别对同一种测量设备规定不同的计量确认间隔是符合国家标准GB/T19022的,把较低管理类别的天平计量确认间隔规定为3年是合情合理的。
请注意这里使用了“确认间隔”的概念,一定要回避使用“检定周期”的概念。重庆计量院3年的确认间隔要形成文件,这就是企业的“法律”,从而使合情合理上升为合法。你们没建标,只能送外检,外检按照检定规程检定,检定周期均为1年。检定回来后你们本单位的计量确认员按文件规定凭检定合格证签发本单位计量确认标识,确认合格标识的有效期按本单位《计量确认管理程序》填写为3年,有效期1年的检定合格证由计量确认员予以存档备案。经上述工作程序处理后,这种天平的管理状况就是既合情合理也合法了。1、用于非强检的天平不能定性为降级管理,一般降级管理的计量器具都是有瑕疵的器具,就是计量性能下降的,才降级,限期使用;
2、天平(或其它器具)是否确定哪种管理类别(强检、非强检;或A、B、C类别是企业根据作用等实际情况自主确定的,不存在是否降级管理问题;如用于最高标准、贸易结算、环境监测方面天平需要定为强检或A类,其它用处的就可定为非强检或B、C类的,这与天平是否降级无关,属于企业的正常管理行为;
3、非强检器具的检定周期由企业依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你们定为三年是企业的正常管理行为,是合法行为;检定单位应依据企业要求开具三年期限证书。就是说非强检器具的检定,检定机构是受企业委托开展的技术服务,检定机构应满足企业的要求,按企业的管理出具三年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