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量规仪器的管理
(1)设置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的设置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适应,以便有利于量规仪器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企业的规模设置计量部门。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设量规仪器管理处,规模中等的企业可在品质部下设量规仪器管理科,量规仪器在300台(件)以下的小规模企业,可在品质部中设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
(2)配备管理人员。量规仪器管理人员必须符合以下素质要求。 ①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工程技术人员还要有相应的专业学历;检定、校准人员要取得必要的上级计量部门颁发的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② 具备计量基础知识。
熟悉计量法律、法规。 ④ 有一定的生产、质量管理知识。
(3)制定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量规仪器管理制度,制度一般包括如下几种。 ① 本企业的量规仪器管理实施办法或细则。 ② 量规仪器的周期检定和校准制度,周期检定(或校准)日程表,量规仪器流转检定(或校准)制度。 ③ 量规仪器的维护和保管制度。 ④ 量规仪器的修理和报废制度。 ⑤ 量规仪器(包括标准器)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管理目录,量值溯源系统,量规仪器从计划购置、配备到发放、安装、校准、维护、修理等的流转程序,以及事故修理、奖惩制度等。 ⑥ 量规仪器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标准。 ⑦ 量规仪器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 ⑧ 量规仪器管理部门的工作制度和安全卫生制度。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包括检验和加封盖印等。它是进行量值传递的重要形式,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或重庆计量院,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精确度、稳定性、灵敏度等),并确定或证实技术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称检定。其中检定包括检验和加封盖印。国家检定规程是检定工作的依据。 计量基准是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的简称,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以下简称行政执法)是指县级以上(含县,下同)政府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依照技术监督(计量、标准化、产品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下同)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监督检查和查处违法行为的活动。 折叠编辑本段检定分类 计量检定按照管理环节的不同,可以分以下五种: (1)周期检定,即对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计量器具进行的定期检定; (2)出厂检定,即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事业单位在销售前进行的检定; (3)修后检定,即对修理后的计量器具在交付使用前进行的检定; (4)进口检定,即进口计量器具在海关验放后由有关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的检定; (5)仲裁检定,即以裁决为目的的检定。 按管理性质不同,可分为强制性检定和非强制性检定,两者又统称为计量法制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