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朋友们应该对测量仪器校准是比较熟悉的,那么测量仪器校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下面仪器仪表世界网的专家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测量仪器校准的基本知识。
测量仪器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测量仪器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校准还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校准结果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测量仪器校准的基本要求校准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如下:环境条件校准如在检定(校准)室进行,则环境条件应满足实验室要求的温度、湿度等规定。校准如在现场进行,则环境条件以能满足仪表现场使用的条件为准。
仪器作为校准用的标准仪器其误差限应是被校表误差限的百分之10。人员校准虽不同于检定,但进行校准的人员也应经有效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只有持证人员方可出具校准证书和校准报告,也只有这种证书和报告才是被承认的。
严谨的工程师购买顶端品牌的仪器,并且预期这些电子测试仪器的精度较高。随着使用时间加长,有些参数发生漂移,所以工程师将仪器送至计量实验室进行校准。但计量实验室的真实情况如何呢? 大多数计量实验室是好的、有效的。
不幸的是,有些则是不合格的。有些选择价格最低的实验室,而不调研其资质,由工程师负责核实实验室的真实性。
好的实验室非常乐意让您参观,并为其标准的溯源性而自豪。您可以拿着仪器的校准手册,与实验室人员坐在一起,确认实验室拥有完成高精度校准所必需的仪器。 您还必须确保实验室的仪器经过正确校准,具有可溯源性。大多数国家拥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实验室,比如美国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
好的计量实验室会有记录证明其仪器与标准链进行了正确比对,可溯源至由NIST或其它国家标准维护的主标准。 测试仪器的内部零件(例如电压基准、输入分压器、放大器增益,以及失调)会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漂移。好的校准方式可确保典型的小漂移不会影响测量。
校准就是要发现并修正这种漂移。但有时也会有意外:仪器可能会跌落或操作人员可能会滑倒以及探测较高电压。
例如,数字万用表(DMM)可能会过载,从而产生较大误差。由于数字万用表的输入有保险丝或断路器保护,所以有些人错误的认为这种情况不会造成其超标。
然而,高电压可能会跳过输入保护装置,或者会在保护装置发挥作用之前的瞬间对电路造成破坏。
当我们将仪器送去校准时,我们希望计量实验室使仪器恢复至校准状态。
工程师还应该收到一份校准报告,其中列出仪器在校准前及调节后的指标偏移。
如果校准报告显示仪器存在较大的校准误差,可能有必要重新执行已使用该仪器完成的测试项目,进行新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