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管理精细化——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力 技术机构资金往来和创收盘子大,拥有设备和厂地,人、财、物管理相复杂。许多技术机构成立较早,运行机制已跟不上时代节奏,有必要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完善制度建设并强调执行力,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构建透明公开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是技术机构运转的重要监管区,可建立班子成员财务共管机制,杜绝“花钱一支笔”,财务报销形成多级审核制,重大资金支出实现集体审议,要有技术专家甚至职工代表的意见反馈。财务部门应定期汇报财务运转及年终财务决算,部门消耗以及职工工资、公积金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信息可实时查询。
二、实现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模块化 质量管理离不开信息化手段,包括电子证书备份、仪器收发条码识别等都是信息化的体现。我们还应考虑利用VPN等远程技术解决异地网上办公的难题;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无纸化电子管理;技术人员档案实现电子存档;项目管理实施申报、经费使用等实现动态化管理以及运用开辟业务短信提醒平台等形式多样的模块化管理手段。
三、转变管理模式引入量化考核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弊病很多。尽管划分了职责,常常因执行与否,效果如何,没有客观的评价和制约手段。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科学、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创收、行为、效能等量化赋分,并分期考核。通过量化评价,将实现管理方式的具体化、数字化,有助于降低暗箱操作、推诿扯皮等现象发生,不失为推进技术机构民主管理的有效手段。
四、创新理念提高服务效能在固定套筒5的外面有一带刻度的活动微分筒6,它用锥孔通过接头8的外圆锥面再与测微螺杆3相连。测微螺杆3的一端是测量杆,并与螺纹轴套上的内孔定心间隙配合;中间是精度很高的外螺纹,与螺纹轴套4上的内螺纹精密配合,可使测微螺杆自如旋转而其间隙极小;测微螺杆另一端的外圆锥与内圆锥接头8的内圆锥相配,并通过顶端的内螺纹与测力装置10连接。当测力装置的外螺纹旋紧在测微螺杆的内螺纹上时,测力装置就通过垫片9紧压接头8,而接头8上开有轴向槽,有一定的胀缩弹性,能沿着测微螺杆3上的外圆锥胀大,从而使微分筒6与测微螺杆和测力装置结合成一体。当我们用手旋转测力装置10时,就带动测微螺杆3和微分筒6一起旋转,并沿着精密螺纹的螺旋线方向运动,使百分尺两个测量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2、百分尺的测力装置 百分尺测力装置的结构见图2,主要依靠一棘轮3和4的作用。
棘轮4与转帽5连结成一体,而棘轮3可压缩弹簧2在轮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但不能转动。弹簧2的弹力是控制测量压力的,螺钉6使弹簧压缩到百分尺所规定的测量压力。
当我们手握转帽5顺时针旋转测力装置时,若测量压力小于弹簧2的弹力,转帽的运动就通过棘轮传给轮轴1(带动测微螺杆旋转),使百分尺两测量面之间的距离继续缩短,即继续卡紧零件;当测量压力达到或略微超过弹簧的弹力时,棘轮3与4在其啮合斜面的作用下,压缩弹簧2,使棘轮4沿着棘轮3的啮合斜面滑动,转帽的转动就不能带动测微螺杆旋转,同时发出嘎嘎的棘轮跳动声,表示巳达到了额定测量压力,从而达到控制测量压力的目的。 当转帽逆时针旋转时,棘轮4是用垂直面带动棘轮3,不会产生压缩弹簧的压力,始终能带动测微螺杆退出被测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