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检测技术能力清单,包括(但不限于)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方法要求配备设备的技术要求或技术指标,现有设备的技术指标,溯源有效期内设备的技术指标,检测方法、设备、被检测物品处置要求的环境条件,现有的环境条件,检测方法要求的实施细则或附加细则,设备要求的指导书,检测原始记录表格,《检测报告》格式等;
i) 或编制计量校准技术能力清单,包括(但不限于)校准仪器类型,校准方法或校准规范,校准方法要求配备测量标准的技术要求或技术指标,现有测量标准的技术指标,溯源有效期内测量标准的技术指标,校准方法、测量标准、被校准仪器处置要求的环境条件,现有的环境条件,校准方法要求的实施细则或附加细则,测量设备要求的指导书、校准原始记录表格,《校准证书》格式等; j) 组织制订上述技术文件; k) 查询CNAS网站,了解CNAS承认的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间比对提供者和CNAS能力验证计划,制订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方案,技术管理者批准后组织实施。
4. 在接到计量室关于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或维修好的通知后,在两个工作日内 从计量室取走,最迟不得超过一星期。
5. 发现失效测量设备(如无合格证标识、标识上的字迹模糊、有效期过期、贴 有禁止使用的标识、量具损坏)时,兼职计量员必须报计量室。
6. 发现测量设备损坏或丢失的,应及时填报《测量设备损坏、丢失报告单》。 对于遗失的测量设备后来又找回的情况,应主动联系计量理化中心处理。
7. 办理测量设备的调转,如使用人员离岗(退休、辞工、辞退、调动、请假等), 则应与使用人员办理转交手续。
质量目标:
1. 加强主导军品的计量保证能力,按计量保证大纲要求确保型号研制全过程的 计量监督控制。
2. 质量指标全面达标 2.1. 测量设备送检率100%,测量设备周期检定合格率95% 2.2. 不断强化专业技术人员技能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教育计划落实率100% 2.3. 顾客满意度95%,检测/校准服务及时率100%
3. 护及改进实验室体系建议
措施:2,1各专业室应根据所制定的测量设备检定周期表,严格按规定确认间隔进行周期检定和校准,当周期检定和校准合格率出现异常情况时,其专业负责人应组织检定人员对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可采取有针对性地缩短确认间隔,加强巡检力度,宣传正确使用测量设备方法和维护等措施,以确保测量设备周检合格率满足使用要求。
2.2根据公司批准的计量与日俱增经中心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委派计量管理人员和计量技术人员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完成全年的计量培训计划工作,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计量理化人员的管理水平面技术能力。
在第二方审核、三方监督中不出现严重不符合项:为确保在第二方审核、三方监督中不出现严重不符合项,计量与日俱增经中心应按ISO90000质量体系标准有关条款和公司年度工作要求及时性1年质量工作计划的内容进行相关计量理化工作,主要工作为:
a) 制定月度工作计划,编制月度工作小结。
b) 完成月度计量校定/校准和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
c) 完成年度型计量保障工作
d) 完成公司年度技改和技措计划相关的工作。
e) 配合科研生产完成相关的计量理化检测工作。
f) 对公司内审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认真进行整改。
3、完成校准/检测实验室复评资料的准备和提交工作。
a) 按节点完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换版
b) 根据确认的校准/检测项目,各专业室按要求编制相关作业指导书,并按作 业指导书进行校准工作。
c)《作业指导书》,包括标准和设备的操作规程、制度及其它必
d) 要的作业指导性文件;第四层是质量记录,包括各 e) 种计划、报告、记录、表格等。f) 按节点填写《实验室认可申书》,准备《实验室认可申请书》要求的附表和申请材料。 g) 整理现有检测项目及其检测方法、校准的仪器类型及其校准方法、指导书、技术记录表格;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