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是质量之本、强国之基,没有计量,也就无法真正认识质量。计量是经济建设的技术基础,是科技创新的技术手段,也是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技术保障。
技术检测能力建设是质监部门科学监管和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计量检测作为技术机构的重要职能,必须做专做强,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大发展、大作为。
实行仪器校验收费和检定分离制度,实现了一个规范、两个降低、三个提高,即规范了涉企工作行为,降低了多头进企业的次数,降低了廉政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了检测形象,通过收检分离,建立起相互制约的内部工作机制,确保检测工作及时到位,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可靠。
提升计量服务能力
(一)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与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地方质监系统计量技术机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大区中心能力建设。
进一步发挥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技术支撑作用,总结大区计量标准建设绩效评价情况,召开大区主任会议,印发《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落实<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针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量传溯源能力,提高标准建设的有效性。
(三)进一步发挥计量基础支撑作用。鼓励计量技术机构与产业、社会等重要的应用领域紧密结合,研究、开发计量测试新技术、新方法,激励技术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提升专业计量站量传溯源能力,开展专用计量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满足各专业的计量发展需求。
(四)进一步深化计量领域的军民融合。围绕总装备部和质检总局签署的《军民融合计量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探索计量领域军民融合的理念、方法以及更加有效的融合机制,认真落实《军民融合计量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任务。各地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将计量领域的军民融合引向深入。
(五)提升计量服务工业能力。
组织计量技术机构深入企业,了解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工业计量分类指导,对大中型企业推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帮助小微企业夯实计量基础。
(六)大力加强能源计量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完成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验收工作。对照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验收标准,完成24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验收工作,组织编写总体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