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测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
1、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
安置经纬仪时,测站点的对中不够准确所引起的观测水平角的误差,称为仪器对中误差。
为了仪器消除或减小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对短边测角必须十分注意仪器的对中。
2、目标偏心误差的影响
目标偏心误差是由于目标点上所竖立的目标与地面点的标志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所引起的测角误差。
为了减少目标偏心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作为照准目标的标杆应竖直,并尽量照准标杆的底部。
对于短边,照准目标最好采用垂球线或测钎。边长愈短,愈应注意目标的偏心误差。
3、瞄准误差的影响
瞄准目标的精确度,与人眼的分辨率P及望远镜的放大倍率V有关,在实际操作中对光时视差未消除,或者目标构形和清晰度不佳,或者瞄准的位置不合理,实际的瞄准误差可能要大得多。
因此,在观测中,选择较好的目标构形,做好对光和瞄准工作,是减少瞄准误差影响的基本方法。
4、读数误差的影响
读数装置的质量、照明度以及读数判断准确性等,是产生读数误差的原因。
5、外界环境的影响
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大气密度、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目标相位差、旁折光的影响;温度湿度对仪器的大气密度随气温而变化,便造成目标成象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