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RTK(Real - time kinematic)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校正的原理:
我拿来说明的图片是天宝的手簿,虽然手机像素高,但是传到电脑上的效果不是很好,但能说明问题。可以看到“测地通软件中国上海”字样,点击进入程序(触屏操作)。从图片可以看到文件、键入、测量,在后面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就是这三个内容,第一件事就是新建一个工作任务,点击文件,选择第一个“新建任务”,在这里图片不是很清楚,希望谅解。
还有就是不同的手簿可以略有差别,比如是第三项或者第四项,或者其他名字比如“新建工作”,意思都差不多的。
转到新建任务的界面如图,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公司企业的现有成果大多是沿用老的54坐标系,毕竟转换到新系统下需要不少的费用,反正都能用,干嘛要换呢?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把任务名称输入即可,有必要的话可以把“描述”“操作员”“注释”也输入一下。
新建任务后就是把控制点坐标输入到手簿里面去了,选择“键入”图标,弹出有三项,分别是点、直线、道路,这里我们选择点。后面就是正常输入了,分别输入XYZ,注意要把控制点勾选上。
架设仪器达到固定解之后,分别到三个或者四个控制点上测量实时的GPS点,这里要记得点名称最好和对应的控制点类似,否则后面容易弄混淆。测量几个点后重新回到主菜单,选择测量,在下拉菜单中找到“点校正”,如下图点校正的界面。
此刻我们选择增加键进入添加控制点和实时GPS点的操作界面并逐次添加点位。一次只能添加一对控制点和GPS点。这里的控制点显示是网格点,没关系。
正常我们的校正方法就是水平和垂直,但有时候控制点不够,只能把水平坐标和高程分开测量。此处的设置就是满足各种不同的情况。一般水平要求3个,垂直要求4个控制点。低于这个数量的精度都不会太好。
应用高精度GIS采集测量技术,可以凭借精确的GPS定位功能、厘米级采集精度、实时数据交互、高稳定的性能等特性在电力勘察设计、施工、放样等方面发挥作用,为设计、施工及决策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来源,为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并商业化运行3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包括“皖电东送”工程,正在建设的还有三条特高压线路,按照规划,我国将在特高压骨干网的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的智能电网,进一步缓解能源分布与使用不协调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