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的方法包括:
1)整体检定法:
整体检定法又称为综合检定法,它是主要的检定方法。这种方法是直接用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来检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
优点整体检定法的优点:简便、可靠,并能求得修正值。如果被检计量器具需要而且可以取修正值,则应增加计量次数(例如把一般情况下的3次增加到5——10次),以降低随机误差。
整体检定法的缺点:当受检计量器具不合格时,难以确定这是由计量器具的哪一部分或哪几部分所引起的
2)单元检定法:
单元检定法又称为部件检定法或分项检定法。它分别计量影响受检计量器具准确度的各项因素所产生的误差,然后通过计算求出总误差(或总不确定度),以确定受检计量器具是否合格
GB/T19000-2008给检验的定义是:
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ISO/IEC指南2〕
JJF1001-1998给检定的定义是: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对比一下这两个术语:
①它们都需要观察、测量、仪器校验检查等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测量过程。
②它们都有一个判断过程,合格与否的判断,这就是符合性的判断或者叫确认。
③如果我们都在前面加上定语“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的检验和计量器具的检定,那么这两个术语所指定的对象也是相同的——计量器具。
④唯一一点区别就是判定合格与否的依据一个是计量器具的产品标准,一个是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它们的技术要求指标是大同小异的,虽然它们可能都是国家技术标准,但因为计量法的关系,也就涉及到执行各自测量过程的人员资质的法律地位不同。因此除了法律层次的不同外,在技术层次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楼主的问题是:“计量器具的出厂检验不能代表计量的检定,那是不是意味着出厂的所有产品都需要进行检定呢?
假如我依据公司的检验规范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再抽取小部分产品按照检定规程做计量检定,这样的方法可取吗?如果不行,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我的看法是:由于法律层面的区别,计量器具的出厂检验不能代表计量检定,出厂的计量器具必须有检验合格证,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检定合格。
就是说意味着所有计量器具产品,使用单位采购入库前和使用中都需要进行检定。假如依据公司的检验规范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再抽取小部分产品按照检定规程做计量检定,这样的方法在计量器具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是可取的,但是在计量器具的使用中是不允许的。如果不行,那该如何做呢?唯一一条路,那就是件件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