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准确度等级/100仪表的误差=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 6.1.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1.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5校准间隔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C类校准间隔不超过24个月;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2 Q型电动操作器校准规范 6.2.1计量特性 6.2.1.1输入信号:(1——5)VDC或(4——20)mADC 6.2.1.2负载电阻:(250——750)欧姆 6.2.1.3供电电源:24VAC±5% 6.2.1.4准确度等级:1.5级 6.2.2校准条件 6.2.2.1环境条件:一般温度(0——35)℃,相对湿度≤90%RH;或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2.2.2校准设备 a.标准直流电流表:1块,0.2级 b.数字电压表:1台,0.2级 c.信号发生器:1台
计量学习资料整理 计量学习资料整理 一、计量管理人员管理计量的制度。 1计量器具的选配 1.1选配计量器具考虑的因素 测量设备选配要从测量、技术、经济特性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测量特性 a)测量设备应具备预期使用要求的测量特性,包括不确定度、稳定度、量程、分辨力等。 b)量值应溯源到国际或国家计量基准,如果没有上述基准,应与国际上承认的其他有关计量 标准,如适用的标准物质、共同认可的测量标准或工程标准建立溯源关系。 c)接受检定(校准)的方法和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的方法要科学、合理、可行、简便。 d)具有合理的检定周期(或确认间隔)。 e)能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2)技术特性 a)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靠。 b)运输、装卸、组装、安装方便,并易于和检定(或校准)装置连接装配在一起。 c)在使用保存期间,易于防护、防损坏、防污染、抗干扰性能良好。 d)所需专用辅助设备(安装、读数、记录、电源等)少。 e)对环境、操作人员条件要求合适,不苛刻。
(3)经济特性 a)测量设备购置费用少。 b)操作、维护、保护、检定(或校准)费用少。 c)能修理,使用寿命长。 d)利用率高。 e)使用时所需场地少。 除考虑上述条件外,还要考虑一些综合影响因素: a)测量设备标准化要求。 b)部分类型测量设备没有检定规程。 c)测量和计算自动化趋势。 d)传统习惯影响。 测量设备选配是在综合考虑风险、成本、利益的基础上,对诸多因素进行技术论证、评审和裁决的活动。其中最关键的是测量特性的选择,特别是不确定度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 首要条件。
1.2不确定度的选配方案 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首要条件。在不确定度满足预期使用条件下,还应考虑其他测量特性,如稳定度、量程、分辨力,同时还应考虑成本、使用方便性等特 点。 (1)不确定度选择应满足的条件 选择时,应使所选用的计量器具不确定度U1等于或小于计量器具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 值U0,即: U1≤U0 U0可通过查表[表1:计量器具引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针对尺寸测量)]得出,计算公式如 下: U0=T/3 MCP 式中:MCP–检测能力指数; T–为产品参数加工制造允许的误差范围,或者工艺过程监测控制参数允许变化范围。 注: Ⅰ计量器具不确定度U1可视为计量器具的最大测量误差。 Ⅱ计量器具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0可视为计量器具引起的最大测量误差允许值。 不同的计量器具有不同的不确定度数值。表2为千分尺和游标卡尺的不确定度,表3为比较仪(分度值≥0.0005mm)的不确定度,表4为指示表(分度值≥0.001mm)的不确定度,表5为大尺寸外径千分尺的不确定度推荐值,表6为大尺寸游标卡尺的不确定度推荐值,表7为 杠杆千分尺的不确定度推荐值。
1.3计量器具的经验选配方法 可以凭经验选配计量器具,经验选配原则: U1≤(1/3–1/10)T 式中:U1–为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可视为计量器具的最大测量误差)。
T–为产品参数加工制造允许的误差范围,或者工艺过程监测控制参数允许变化范围。
2计量器具的校准管理 2.1计量器具校准类型
(1)入库(进厂)校准 测量设备在出厂后,要经过运输,有的要经过几次转手,从出厂到用户收货入库,要经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就存在着测量设备变成不合格的可能。所以要对购进的测量设备进行入库验收、校准,合格方可入库。验收校准不合格的一律不允许入库,退回物资采购部处理。购进的测量设备凡无制造许可证标志的(CMC标志等),不能认为是合格 品,防止社会上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流入企业。
(2)出库(发放)校准 仓库存放的测量设备,在发放时,企业计量部门对每件测量设备进行建档、登记、编号、立卡,确定校准周期后再使用。并对外观进行检查,已超过校准有效期的,应进行全面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