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像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智能电网的认知和定义存在差异一样,目前针对智能电表测量系统,业界也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德国从2009年开始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在技术规范方面更加清楚地定义了符合自己国情的智能电表系统技术,特别是针对信息安全技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走在了各欧盟成员国的前面。
德国信息安全局(BSI)从国家层面制定了智能电表测量系统的技术准则和信息安全标准。技术准则提出了以智能电表网关为核心元件,基于先进双向通讯系统连接测量仪器(电表、气表、水表等)、智能电表管理员、电力市场和家庭控制器等智能测量系统,并定义了基本功能和通讯模式及互用性要求。
一方面,能为用电客户随时反馈电能使用信息和及时更新电价信息,帮助用电客户提高用电效率和优化能耗,实现需求端和用户端智能控制,以及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另一方面,为电网公司和售电商提供大量用电客户和电网状态信息,并可结合分布式智能控制终端来实现对用电侧和分布式发电的控制管理,为优化电网运营和营销模式提供支持,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
这为定义统一的、具有互通性的智能电表测量系统打下了基础,目前也是德国业界所接受的统一的技术准则。特别是对控制功能的定义使德国智能电表测量系统超出了传统定义的界限,使其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在此基础上,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下属的电网技术论坛FNN联合德国主要电力公司和电能测量相关企业,从业界的角度针对智能电表系统功能特性定义了多份的技术规范。特别是在系统的互用性基础上提出了可替换性,为加快推进智能电表系统的推广提供了支持。在此基础上,VDE下属的标准制定机构DKE(就是制定著名的DIN标准的机构)正在进行真正的技术标准定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