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对某些整体法不合格的计量仪器,用单元 检定法来确定哪些部件超差. 优点:可以弥补整体检定的不足。 缺点: 检定、计算烦琐花时间长,有时还会 因遗漏而不能保证受检器具的准确度. 单元检定 ? 单元检定步骤 a.分析影响被检计量仪器准确度的各 项因素,列出函数关系式。 b.分别检定各项因素造成的误差。 c.列出各项误差对总误差的关系式。 d.综合各项因素造成的总误差以判断 是否合格。
计量检定步骤、记录和检定结果 ? 记录和检定结果: 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受检器具的名称、制造厂、型号、 出厂编号以及额定特性和参数,如计量 范围或最大计量值。 .检定条件,包括检定室或介质的温 度,必要时还须记录空气压力、相对湿 度以及其他特定的条件。
计量检定步骤、记录和检定结果 .检定时所用的标准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 及编号,必要时记录辅助设备的名称。 .检定的年月日。 .检定过程中所进行的每一次独立计量的结 果 .在检定结束后对记录进行分析,并作出受 检器具是否合格的结论。有效期。检定员及核验员签字。
校准周期 ? 校准是为了避免仪器偏差,而制定校准周期则 是为使仪器或标准件能时时保持稳定。因此, 校准周期应根据使用的目的、程度及准确度需 求,以统计方法及经验判断所推导出来最具信 赖度的送校间隔时间。影响校准周期制定的因素很多,其中以制造厂商的建议、仪器和标准 件使用程度、环境状况、测量准确度和校准成 本等之影响最大。
目前校准周期的制定大致可 归纳成两大类: 美国NCSL法——有下列五种方法: 校准周期:由工程上的直觉来制定周期 此方法是目前最通用的方法,但是此方法需要一位有经 验的校准人员,能对所用之仪器有专精,而且能对计量 仪器知识精通,如长度、电量、流量…等,他就能够对 这仪器大略给予一校准周期,在此周期内仪器仍然保持 于公差范围内。
对于新购仪器设备,是目前最通用之方法。由数据来制定固定校准周期 此方法即是由校准报告上的数据来判断旧的校准周期是 准备延长或缩短,目前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方法和判断准 则用来处理数据,由此方法和准则来制定固定校准周期 。 适用于同一厂牌,型号或同一种类之仪器。
校准周期 ?变动的校准周期—— 此制定校准周期的方法是用任何延长或缩短周期的方法 来处理各种不同的单独仪器,例如一台校准仪器,不管 它过去的校准记录,也不管它的特定可靠性准则,当校 准后发现在公差范围内,校准人员即会自动把下一次的 校准周期增加一个月或一段时间,如果在公差范围外, 则把校准周期,缩短一个月或一段时期。 适用于单一型号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