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优点及局限性:
渗透检测可检测各种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磁性非磁性材料;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方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发现0.1μm宽缺陷),同时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检测费用低。
但它只能检出表面开口的缺陷,不适于检查多孔性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和表面粗糙的工件;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检出结果受操作者的影响也较大。
涡流检测(ECT)
原理:将通有交流电的线圈置于待测的金属板上或套在待测的金属管外。这时线圈内及其附近将产生交变磁场,使试件中产生呈旋涡状的感应交变电流,称为涡流。涡流的分布和大小,除与线圈的形状和尺寸交流电流的大小和频率等有关外,还取决于试件的电导率磁导率形状和尺寸与线圈的距离以及表面有无裂纹缺陷等。
因而,在保持其他因素相对不变的条件下,用一探测线圈测量涡流所引起的磁场变化,可推知试件中涡流的大小和相位变化,进而获得有关电导率缺陷材质状况和其他物理量(如形状尺寸等)的变化或缺陷存在等信息。但由于涡流是交变电流,具有集肤效应,所检测到的信息仅能反映试件表面或近表面处的情况。
应用:按试件的形状和检测目的的不同,可采用不同形式的线圈,通常有穿过式探头式和插入式线圈3种。穿过式线圈用来检测管材棒材和线材,它的内径略大于被检物件,使用时使被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在线圈内通过,可发现裂纹夹杂凹坑等缺陷。探头式线圈适用于对试件进行局部探测。应用时线圈置于金属板管或其他零件上,可检查飞机起落撑杆内筒上和涡轮发动机叶片上的疲劳裂纹等。
插入式线圈也称内部探头,放在管子或零件的孔内用来作内壁检测,可用于检查各种管道内壁的腐蚀程度等。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探头式和插入式线圈大多装有磁芯。
涡流法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金属管棒线的快速检测以及大批量零件如轴承钢球汽门等的探伤(这时除涡流仪器外尚须配备自动装卸和传送的机械装置)材质分选和硬度测量,也可用来测量镀层和涂膜的厚度。
优缺点:涡流检测时线圈不需与被测物直接接触,可进行高速检测,易于实现自动化,但不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而且只能检测导电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结果也易于受到材料本身及其他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