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验能力验证可以帮助实验室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能力验证中,如果实验室的结果与指定值或其他能力评价准则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则实验室应该调查潜在的误差或不满意结果的来源,识别存在的问题并启动纠正与预防措施。这些问题可能与诸如不适当的检测或测量程序、人员培训以及监督有效性、仪器校准等因素有关。
如果没有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就可能发现不了这些误差来源,无法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相应地,实验室就可能持续向客户等利益相关方提供可疑或错误的结果。最后,这些错误可能会对实验室声誉造成损失。因此,实验室把参加能力验证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和质量改进的工具,都是至关重要的。
整合涉及特种设备行业、电子信息软件行业、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农产品、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能源、烟草等多行业直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质检总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
资料显示,整合步骤为,一是结合分类推进事业代为改革,推进部门或行业内部整合;二是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改革;三是推进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质检行业人士分析指出:质检机构事业单位改制后,行业资质和政府强检的要求有望取消,市场性检验检测公司迎来了发展机遇。数据显示,目前省、市、县各级政府质检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外资占35%,民资只占10%。
近些年来,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和机构改革已经日益受到了国家重视,去年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此次的机构整合意见正是对《决定》的细化和实施。
日前,质检总局发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整合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科学界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专业技术工作与检验检测工作的功能定位,大力推进特检机构整合,实现特检机构做强做大,不断提升特检高技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坚持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方案》科学界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专业技术工作与检验检测工作不同的功能定位。各级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举办的公益类事业单位予以保留,作为技术检查机构,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重新核定编制。此类机构的功能定位为: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承担事故调查分析与应急处置、隐患整治督察、风险监测、统计分析、对检验等工作质量的监督抽查、投诉举报调查以及使用登记等事务性工作。同时,对生产环节的制造监督检验、安装监督检验、设计文件鉴定和使用环节中的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则实行社会化,由生产或使用单位自主选择有资质的检验机构。
此类机构根据工作属性又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综合检验集团(特检集团),主要从事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上述检验工作是涉及安全、具有较强公共属性的技术行为,该类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能力,由政府统筹规划、科学设置准入条件,企业自主选择,实现有序竞争;第二类是专项检测机构,主要从事无损检测、安全阀校验、气瓶定期检验以及其他委托性检测等,属于市场行为,由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充分竞争。
《方案》将特检机构整合的工作目标分为3个时间节点。2015年底前,探索建立质监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专业技术工作与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相分离的机制,现有的国家、省、地市级质监部门所属特检事业单位要逐步将特种设备检验业务转交给整合组建的特检集团承担;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国特检集团的纵向整合,通过省内或跨省特检机构的不断整合,逐步形成若干区域性特检集团,实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社会化的有序竞争格局;2020年底前,完成特检机构的整合试点工作,形成布局合理、实力雄厚、公正可信的特检社会化高技术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