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的电子传送
当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送检测或校准结果时,应满足本准则的要求(见 )。
报告和证书的格式
报告和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或校准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注 :应当注意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编排,尤其是检测或校准数据的表达方式,并易于读者理解。
注 :表头应当尽可能地标准化。
仪器校验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修改
对已发布的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实质性修改,应仅以追加文件或资料更换的形式,并包括如下声明:“对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补充,系列号……(或其他标识)”,或其他等效的文字形式。
这种修改应满足本准则的所有要求。
当有必要发布全新的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时,应注以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
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RM)reference material(RM):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具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均匀的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作为分析测量行业中的“量具",在校准测量仪器和装置、评价测量分析方法、测量物质或材料特性值和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等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标准物质
例如:农产品质量检测用的标准对照品,药品质量控制用的对照品等等。从定义可以看出标准物质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具有特性量值的准确性、均匀性、稳定性;()量值具有传递性;()实物形式的计量标准。
标准物质的特性
准确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是标准物质量值的特性和基本要求。
()准确性
通常标准物质证书中会同时给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和计量的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称量、仪器、均匀性、稳定性、不同实验室之间以及不同方法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均需计算在内。
()均匀性
均匀性是物质的某些特性具有相同组分或相同结构的状态。计量方法的精密度即标准偏差可以用来衡量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精密度受取样量的影响,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是对给定的取样量而言的,均匀性检验的最小取样量一般都会在标准物质证书中给出。
)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标准物质在指定的环境条件和时间内,其特性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的能力。
标准物质的级别
标准物质的特性值准确度是划分级别的依据,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以及用途都有不同的要求。通常把标准物质分为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
一级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标定比它低一级的标准物质、校准高准确度的计量仪器、研究与评定标准方法;二级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满足一些一般的检测分析需求,以及社会行业的一般要求,作为工作标准物质直接使用,用于现场方法的研究和评价,用于较低要求的日常分析测量。